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下新媒體井噴的紅利時代,我們該如何做好企業新媒體!提起新媒體你會想到什么?什么是新媒體?
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時代特征的新媒體。過去的新媒體可能是書信、電臺、博客,而現在的新媒體是特指移動互聯網面向移動互聯的渠道與容器——“兩微一端”(微博、微信、今日頭條、一點資訊等),是移動互聯網改變了內容生產、分發、盈利模式,改變了成本結構!
圖中這6個賬號是2016年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賬號,最低的估值是十點讀書3000萬,其他的PAPI、邏輯思維、一條、同道大叔估值都在三億人民幣以上,其中咪蒙頭條價格據傳從年初的40萬一條漲到了百萬、一條的視頻成本在130萬左右(被官方否認)。他們的特征都是屬于自媒體內容范疇。
然而內容創業已經是一片紅海了,它的特征也進行了非常大的轉變,大致有3點:
從業余自媒體升級為專業自媒體了;
從UGC升級為PGC;
從個人化升級為團隊化;
2016年新媒體格局
去年的這個時候(2015年12月30日),我和圈子里的一些朋友碰面,談到新媒體渠道接下來發展的特質,那個時候《邏輯思維》剛剛很低調的上線了得到App,誰也沒想到2016支付付費被他們玩的那么大,《在行》當時也還只是科技圈的KOL在玩,完全不會想到王思聰在分答一個回答,能有二十幾萬人付費來聽,除了知識付費,我們當時提到三個趨勢,目前來看全部都已經實現:
趨勢一:
內容為王。最早期依靠雞湯或者copy做起來的大號,會死掉一大批。原創的內容會越來越重要,必須創作用戶感興趣的內容。
結果:
2016年微信先后推出原創、評論功能,只是簡單的復制粘貼的賬號完全被扼殺。
趨勢二:
去微信化,多平臺同時開花。賬號垂直化運營越來越重要,可能會下沉到四五線。
結果:
2016年我們會發現區域性的大號越來越有區域影響力以及商業價值。最典型的就是交通廣播、汽車、教育領域。比如杭州交通91.8,2015年全年純軟文收入達到一千多萬,2016年已經全面商業化,并且做了自己的App開吧。
趨勢三:
短視頻會是一個新的爆點。
結果:
PAPI保持了一年的關注度,全渠道實力圈粉。
新媒體目前的格局仍舊是四分天下。第一個是自媒體,二是媒體機構,三是政務新媒體,四是企業新媒體。自媒體占比94%,媒體機構占比5%,政務占比1%,企業新媒體是零(參考新榜2014年top100榜單)。所以自媒體是過去三年中最有活力的網生內容生產者。
企業如何做新媒體?
企業是否要做新媒體?
事實證明,從互聯網大品牌到一些傳統大品牌都在做新媒體。比如中國移動、京東、天貓、支付寶、聚美優品、可口可樂、星巴克等等。
有沒有做的非常好,費用還不高的賬號?
寶馬今年出了一個很大的案子,沒有通過朋友圈的投放,卻引起來很多人轉發。它只是通過官方訂閱賬號發了一個H5,然后不管是做廣告的還是做運營的,我朋友圈都刷爆了。為什么它能夠火起來,而且沒有花費一分錢的費用。因為官方賬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,這個創意做的非常好,和騰訊事實派出的吳亦凡h5一樣,技術很炫。
雖然這個是由寶馬乙方公司做的,但是也說明如果你想要玩、有好的創意,成本確實可以可以很低。
企業新媒體具體如何做?
我的個人觀點是做新媒體矩陣,但是要從微信做起。
2014年微信公眾號申請有一千多萬,用人口來統計的話,每110個人里面就有一個公眾賬號。
這個圖片是2014年微信官方出的版本,累計注冊用戶是11.2億,每月合并活躍帳戶是4.4億,它覆蓋了目前非常優質的一個用戶群體。2016年最新的數據是用戶日活是8億,當今所有社交產品里面毋庸置疑的NO1。不管是從用戶數、活躍率、還是人群的劃分,都是首選。
做公眾號和做App的成本
有的企業主告訴我說,我已經有官網了,我做微信和APP,哪個更適合我?
從成本上來講,肯定是公眾號更具優勢。
公眾號具備原生帳戶系統,開發難度非常低。
實時的信息推送系統。一些大的企業都把微信替代為短信。
天然的社交系統。
完整的支付系統。
公眾號和App比的兩大優點
開發成本低。
獲取用戶成本低。
服務號怎么做?
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,而非文章。
少做廣告類的營銷。
接入業務提供客服,而非銷售。
訂閱號怎么做?
1.PR為主,內容導購為主。
不同的渠道,不同的特征,你做的內容也要不同。微信更適合做品宣類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寶,2015年上半年它停更了好幾天,同時在今日頭條開了自己的帳戶,同樣的內容在微信里面得到七八萬的閱讀量,然而今日頭條的話只有幾百,最后他們運營兩周以后又回到了微信。
為什么支付寶微信受寵今日頭條落敗?微信的封閉性,支付寶已經累計了一定的用戶基礎,所以他們把內容定位為pr也會有人看,告訴用戶支付寶最近有什么大動作,新出了什么產品,用一種很都逗逼的方式跟用戶對話,它的整個調性和定位是根據用戶是90后、對網絡用戶還有新奇的東西感興趣來定。
但是今日頭條是開放性的,根據用戶標簽來對用戶推薦一些東西。對于沒有粉絲定義的頭條賬號來講,你的標題和內容一定要非常明確,關鍵詞不能太寬泛。
2.原創為主,多渠道分發。
這個就不多講,大家看微信路況、玩車教練就行。
企業如何做公眾號品牌定位?
品牌營銷的定義非常廣,因為它在產品推廣、市場營銷的各個板塊都會用到。只是說現在把以前的一些操作手法平移到新媒體的平臺上。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好品牌所要經歷的四個過程:
第一,讓用戶找到你。
第二,讓用戶認識你。
第三,讓用戶喜歡你。
第四,讓用戶記得你。
在這個過程中,你如何去豐滿它呢?
1.對品牌賬號進行梳理。
首先,你的品牌定位是什么?你究竟是一個什么身份?中介還是終端?2B還是2C?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。
比如蘑菇街做的是時尚周邊,它會用內容來驅動商品購買。京東是最早入駐的電商平臺,它定位是促銷,所有的內容都是買買買。
其次,細節。比如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內容,文章中引導關注的地方、文末關于品牌介紹這些在前期自媒體運營紅利期,都是沒有的,當大家對品牌有一定辨識度了,大家都開始做這件事。其實這就是關注品牌價值。
2.當品牌梳理好以后,接下來做的是整個賬號體系的搭建。
什么叫賬號體系搭建?拿pc企業官網來講,就是指官網的欄目button,App里面不同的品類服務。公眾賬號里面的底部button。
上圖中拿京東和大眾點評來看。京東分為三個板塊:京東購物,零售,我的服務。大眾點評分為:活動,吃喝玩樂,我的帳戶。
這里面其實總結起來就是產品、服務、內容,相當于把App中大容量的產品精挑細選在這個板塊里面,做減法,讓你的用戶直接在微信里面也能使用,但是為了對微信號和APP做區分,有一些功能必須要在下載App之后再用。
3.口碑式營銷。
小米在口碑營銷中提到:用戶關系是產品鏈,產品是發動機,社會化營銷是加速器。
口碑式營銷的四個過程,是用戶消費理念的變遷。之前講品牌營銷,用戶的交互,最本質的特征是以前的傳播的范圍是非常大的,比如說以前的品牌傳播基本上都是通過電視廣告。而現在發生了很大的遷移,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整個傳播環境再也不像以前用戶,用戶只能去被動的接受。
現在大家在微信里面做的口碑營銷大多還是軟文投放來實現。比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KOL在自己的賬號里面寫原生內容,轉化率最好的據評論是咪蒙,雖然2016因為她的文章調性問題被大家吐槽了一年,但不能否認她的粉絲量以及轉化率真的很好。京東、神州、滴滴、考拉都投過廣告。
這種廣告不是赤裸裸的說這個產品好,這個評測用的好,而是根據廣告主的產品特征,她會寫一些觀點,以及是內容,最后再來貼合內容推薦產品。比如考拉的廣告是“外在不好看,誰看你內在呀”,是說女孩子要對自己好一些,文末推薦的都是大牌的化妝品…
4.槽點能不能做?
這個其實不僅限在微信里面,更多屬于社會化營銷里面。主要是指企業自己做一些事件營銷,以槽點為突破點。
當然,上圖提到的“神州BEAT ”和“斯巴達300勇士”都是反向的例子,第一個引起會爭議,因為大家認為它是惡意攻擊對手。第二個斯巴達勇士,在品牌賬號里面,雖然能夠吸引用戶,但是卻跟品牌本身風格不一致,我至今不記得他的產品叫什么。
所以我的建議是指我們在做槽點營銷的時候,不要以為的三俗,而是要根據產品屬性來做一些曝光。今年做最具代表性的槽點營銷案例我覺得有神州的“LOVE U”和新世相策劃的“四小時逃離擺上廣”、“丟書大作戰”。都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,神州還因為“LOVE U”掰回了之前的“BEAT U”的壞口碑。
5.熱點要不要跟?
如果熱點跟的好,并且和產品結合的很好那是極好的,圖中的“10W+”已經說明了一切。
6.什么樣的活動才是好活動?
首先你要問自己,這次傳播的核心目的什么?這次傳播的合理目標是什么?需要哪些資源以及成本?可能存在的風險是什么?
好活動與爛活動相比,唯一的區別就是用戶路徑一定要短,在做分享機制的時候要考慮的非常的好,而且交易的數據要有埋點。
7、微信里面如何與用戶互動
微信里面有哪些東西是可以進行互動和參與的呢?原創+評論。之前大家一直說作為一個微信號服務號,如果閱讀量量能達到12%,就說明你的賬號運營的非常的好。但是訂閱號不一樣,有些自媒體賬號打開率能達到25%。
運營所應該遵守的
年度的活動計劃到底要不要做?還有節日營銷主題怎樣定?作為服務號,一個月四次發布,每次的內容是否需要別的部門同事進行配合?你必須要有計劃,因為你要根據品牌、產品的節奏就來策劃。
活動,提案通過后還要把項目確定到人,最后才能準時上線。
所有的好的活動,都是利益驅使、情感誘導(參考七宗罪)。要么是因為對我有利,要么就是這個事情我贊同或者不贊同。利益驅使是人性共通的地方。情感驅使是利用人性的貪嗔癡恨愛惡欲,所以idea完全可以根據這個來設計的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knowyourextract.com//article/2020/1028/21206.html